垃圾處理方法{垃圾如何處理}
統計數據顯示,2010 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超過1 億噸,并以每年8%~15% 的速率增長。每個人每天大約產生1 千克垃圾,這么多的垃圾,它們都去了哪兒?以什么方式被處理了呢?依據2017 年環境統計公報,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以衛生填埋 (64%) 、焚燒 (34%) 以及相應的綜合處理技術 (2%) 為主。
首先大家估算下,你們家每天產生多少生活垃圾?
以北京為例,朝陽區每天產生8000 噸生活垃圾,全北京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有2.3 萬噸。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用裝載量為2.5 噸的卡車來運輸,所需卡車排列起來的長度接近50 公里。也就是說,北京一天產生的生活垃圾可繞北京三環一圈。據《人民日報》報道,上海每天生活垃圾的清運量約為2 萬噸,每16 天的生活垃圾可以堆出一座金茂大廈;廣州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達1.8萬噸,這只是增量,整個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的存量超過80 億噸。
那么這么多的垃圾,都去了哪里?
中國生活垃圾的處理原則,基本上是循環經濟理論3R 原則在生活垃圾領域的應用。首先是源頭的減量化,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少生產,二是經過處理達到減量化;其次是過程的資源化,達到資源再利用,提高循環利用率,化歸到整個生態系統中去;最后是結果的無害化,不再產生二次污染。
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主要有如下幾種方式。
垃圾填埋
早在古希臘文明時期,康諾索思首府就曾把垃圾填入低凹的大坑中。20 世紀30 年代,加州首次提出“填埋”的概念。1991 年投入使用的杭州天子嶺廢污物處理廠,為我國第一家正規垃圾填埋場。
城市垃圾填埋是城市垃圾最基本的處置方法,利用坑洼地帶填埋城市垃圾,既可處置廢物,又可覆土造地,保護環境。城市垃圾填埋的方法主要有衛生填埋、壓縮垃圾填埋和破碎垃圾填埋。這種方式會占用大量珍貴的土地,存在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的威脅,產生二次污染。這種方式適用于無機殘渣的最終處置。
我國不少城市開始采用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傾倒一層城市垃圾(厚60厘米),將其壓實,上覆厚15 厘米的土、沙或粉煤灰,如此反復,最后覆以90~120 厘米的表層土。其特征是:既有比較完善的環保措施,又能滿足或大部分滿足環保標準。
生活垃圾焚燒
垃圾焚燒是將生活垃圾進行高溫熱處理,在800~1000℃的焚燒爐爐膛內,垃圾中的可燃成分與空氣中的氧氣進行劇烈的化學反應,放出熱量,轉化為高溫的燃燒氣和量少而性質穩定的固體殘渣。
1896 年,德國漢堡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垃圾焚燒廠。20 世紀70~90 年代,隨著城市規模擴大,生活垃圾產量快速遞增,可燃物和易燃物的含量大幅增長,為垃圾焚燒技術提供了條件。1988 年,深圳市建成全國第一座現代化垃圾焚燒發電廠。2000—2003 年,全國有20多個日處理量在200 噸以上的焚燒裝置建成。在過去十幾年,焚燒處理發展迅速。2014 年年處理量為5329.9 萬噸,是2004 年的12 倍。
通過焚燒,處理周期短、占地面積小、減量化程度高,實現了資源化處理,但是帶來的問題也是很多的,較為典型的有以下三種:第一是二噁英的污染;第二是危險廢棄物飛灰的排放;第三是大氣污染物排放等。
生活垃圾堆肥
堆肥法處理生活垃圾是指憑借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在人工控制條件下,將生活垃圾中有機質分解、腐熟、轉換成穩定的類似腐殖質土的方法。堆肥處理的原理大致可分為厭氧性發酵和好氧性發酵兩種。厭氧性發酵是使垃圾減少或者完全隔絕與空氣接觸,利用厭氧菌分解有機質,產生二氧化碳、水、甲烷和腐殖質土的過程。好氧性發酵是用翻堆、強制送風和抽風,以好氧菌分解有機質使其穩定的方法,產物為二氧化碳、水和腐殖質土等。
垃圾堆肥工藝流程中,好氧堆肥化是在有氧存在的條件下,以好氧微生物為主降解、穩定有機物的無害化處理方法。由于具有發酵周期短、無害化程度高、衛生條件好和易于機械化操作等特點,好氧堆肥法在國內外得到應用。好氧堆肥工藝由前處理、主發酵(亦可稱一次發酵,一級發酵或初級發酵)、后發酵(亦可稱二次發酵、二級發酵或次級發酵)、后處理、脫臭及貯存等工序組成。
小知識
飛灰是生活垃圾焚燒廠煙氣處理末端旋風除塵器或布袋除塵器收集下來的微小顆粒,粒徑范圍在PM10 ~ PM100,富集重金屬和二噁英。2017 年3 月,人民大學發布了一份報告——《北京市生活垃圾焚燒社會成本評估報告》。報告顯示,生活垃圾焚燒總社會成本高達2000 多元/ 噸,二噁英健康損失將近800 元/ 噸。
本文是中國數字科技館(www.cdstm.cn)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和作者,否則我們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收藏:0